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确切的说,应该是人的天性。大人也想玩,只是没有时间和条件。谁都想过一个自在快乐的生活。迫于现实的无奈,不得不面对千篇一律的生活。现在人们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的成本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家长也自然地把这种焦虑延续到了孩子的身上,时时刻刻的想让孩子去多学知识。看到孩子在玩耍,小朋友间打打闹闹的,就觉得是在浪费时间,会限制孩子玩的时间,孩子每次都玩不痛快,很郁闷。
实际上,“没玩够”的孩子,童年是不完整的。知识需要学习,但玩耍对孩子也是很重要,玩耍对孩子有很多的好处,在社交、情感和认知方面都有很大的益处。相反,没玩够的孩子,在这方面是很欠缺的。
首先,玩耍可以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可以说,孩子的第一次交往行为是在和小朋友之间展开的。人是群居动物,人际关系处理的越好,他会生活的越幸福,这个交际的能力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爱和小朋友在一起热闹的玩耍的孩子,他的交际能力一定不会差。
孩子也有他们自己的小世界,这个世界里也有规则需要遵循,孩子需要克制自己去迁就别人,也需要提出自己的建议和主张,这都是需要一定的能力的。如果大人过多的干涉,限制了孩子的玩耍,那么他的交际能力就不能很好的建立起来,到长大了以后,很可能就是一个书本知识丰富,但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书呆子。
爱玩的孩子有精力、体质好,乐观向上。孩子在一起,多是跑跑闹闹的体力运动,在大人看来一些很简单无聊的事情,他们却乐此不疲、津津有味,这就是孩子特有的童年时代。玩耍需要好体力,爱玩的孩子身体大都是很健康的,积极向上,而玩耍又会让心情很愉快,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这种开朗快乐的性格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成年。
玩耍会培养孩子面对困难不退缩,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玩动脑子的玩具、堆积木,是需要付出大量的脑力体力劳动的。能沉浸在其中的孩子首先专注力强,爱动脑子,动手能力也强。这些光让孩子去学书本上的知识是学不来的。如果好几个孩子一起玩,遇到的挑战会更大,因为他们中间需要有分工、有配合,他们也会有矛盾、有冲突,这些都需要孩子自己去协商、去解决,不然这个游戏就进行不下去了。
这些能力的获得都是从玩耍中得来的,孩子如果在小时候不能痛快的玩耍,那么他在这些方面都是会欠缺一些的。等到孩子长大了,问题凸显出来了,家长想补救了,会很难改变。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想在后来再改变孩子,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实在是比不上,给孩子一个痛快玩耍的童年来得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