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供磷不足:蔬菜根系能够吸收利用的磷称为土壤有效磷,这部分有效磷的多少受土壤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以土壤酸碱性和土壤有机质影响最大。
土壤酸碱性:据浙江100多个土壤样品分析结果,在pH6.5~7.0时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随着土壤pH的增高或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减少。在酸性土壤上,磷很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固定而失去其有效性;在碱性石灰质土壤中,磷以钙磷形式被固定。因此,在土壤酸性过强或偏碱性条件下,植物能吸收的磷很低,施用磷肥的利用率也不高。而中性土壤有效磷含量较高,不易产生缺磷。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效磷与土壤有机质密切相关,土壤有机质多,磷的有效性就高,这主要是:①有机磷释放增加了有效磷的供应。土壤有机磷占土壤全磷的比例较高,而且容易通过微生物等分解,释放出有效磷,这是蔬菜能利用的磷的重要来源。②减少有效磷的固定。土壤中的磷主要以铁磷、铝磷或钙磷被固定,当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时,其分解产物可形成有机胶体,减少有效磷的固定,因此在生产上可用有机肥和磷肥配施来提高磷肥的效果。③促进有效磷的溶解。有机质分解可产生有机酸、二氧化碳等,增加了土壤中磷的溶解度,提高磷的有效性。因此,若土壤有机质贫乏,蔬菜就容易产生缺磷症状。
根据影响土壤有效磷不足的因素,结合土壤类型分析,一般认为容易产生缺磷的地区或土壤主要是:①红黄壤类,尤其是水田改菜地土壤有效磷趋向固定,很容易产生缺磷;②石灰性较强的滨海盐土及水网平原的青紫泥;③有机质少的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④在一些蔬菜老区,由于大量施用氮肥,导致土壤酸化,供磷能力降低,也容易产生缺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