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白话释义: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创作背景: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宿建德江》当作于作者漫游吴越时,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描写秋天愁思的句子: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1、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2、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诗人通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全诗的艺术特色 :此诗写羁旅愁思,情景相生,风韵天成,富有艺术美.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春寒料峭,
夏雨迷离。
秋霜寂夜,
冬雪飞飒。
一年四季,
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