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润滑油靠油膜来润滑金属摩擦副,油膜的厚薄决定了润滑性能的强弱,粘度越大形成的油膜越厚,当然润滑性越好。新的换代产品已经不再依赖增厚油膜来提高润滑性能,添加剂的性能起了主要作用。为了节能起见,车辆、设备用户越来越推崇低粘油,因为油粘度越低阻力越少越易起动,耗能越少,所以用户在满足润滑要求的前提下逐渐选择低粘油。使用太稠的油并不好。例如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夏季,一般柴油车发动机使用SAE40的油就足够了。当然旧车发动机活塞,气缸磨损大,两者间隙大,为有效起密封作用,可选用粘度较大些的SAE 50油。粘度越大,各运动机件摩擦表面间的油膜愈厚。油膜厚,虽有利于防止摩擦表面的磨损,但随之摩擦阻力也大,动力损失增加。相关资料表明,润滑油粘度降低1厘斯,大约节约燃料1.5%。另外,实验也证明,润滑油的粘度超出要求时,还会使机件磨损增加,因为机件磨损量的约2/3产生于起动初期。使用粘度大的润滑油,在低温下起动,由于经过一段时间的停机,摩擦表面的润滑油己流失,而粘度大,流动缓慢,不能及时补充到摩擦表面形成润滑油膜,因而会使机件较长时间处于干摩擦和半干摩擦状态,从而导致机件磨损增加。因此,发动机润滑油的粘度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应在保证润滑的条件下,尽量选用粘度小的润滑油。润滑油的低粘度化是当前节油的措施之一。 陆美润滑油小贴士。
传统的车用润滑油主要是靠油膜来润滑金属之间的摩擦,因此油膜的厚薄程度也就决定了润滑油性能的好坏,然而新的产品合成润滑油已经不再靠增加油膜的厚度来提高润滑油的性能,这一转变过程中,添加剂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的换代产品中添加剂起主要作用,不再依赖厚油膜。为了节能,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选择低粘度的润滑油,黏度越低阻力越小易启动,耗能少。
使用的润滑油太稠并不一定就好,如在我国华南地区,在夏季,一般柴油机发动机使用SAE40的油就足够了,如果是就发动机活塞,气缸磨损大,两者间隙大,为了有效起到密封作用,可选用粘度较大的润滑油SAE50。
车用润滑油粘度分类
国际上对润滑油产品粘度和级别的确认采用的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润滑油粘度分类法即SAE,和美国石油协会的质量等级标准即API。 工业润滑油
美国石油协会是按润滑油质量等级将润滑油划分为不同的级别,该标准以字母“S”代表柴油车用润滑油,然后对不同等级的润滑油按英文字母顺序分别排在字母“S”之后,如:SF\SJ\SL\SM等.而在字母“S”之后的字母,按英文字母顺序越靠后表示润滑油级别越高,如:SM级好于SL级,SL级好于SJ级。当“S”和“C”同时存在时,例如SL/CF,表示SL与CF同属于一个级别,柴汽可以通用,但是如果用SL汽机油代替CF柴机油达不到CF柴机油的效果,所以一般情况下,建议不要将柴汽通用型的机油代替使用。
润滑油的黏度多使用SAE等级别标识,SAE是英文“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缩写。例如SAE40,SAE50 或SAE15W-40、SAE5W-40,“W”表示winter(冬季),其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机油的黏度越稀,流动性越好,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在冷启动时对发动机的保护能力越好;“W”后面(一横后面)的数字则是机油耐高温性的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机油在高温下的保护性能越好。较高黏度的机油对运动系的阻力也相对较高,不但耗费功率、增加油耗,而且机油容易氧化、影响冷启动的保护。象SAE40,SAE50这样只有一组数值的是单级机油,不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象SAE15W-40、SAE 5W-40这样两组数值都有,15表示冬天时,机油黏度为15号,40表示夏天机油时相当于40号机油的黏度。这就代表这种机油是先进的"多级机油",适合从低温到高温的广泛区域,黏度值会随温度的变化给予发动机全面的保护。润滑油厂家
市场中现有的机油按SAE法分类,单级机油:冬季用油有6种,夏季用油有4种,多级机油:冬夏通用油有16种。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0W-40、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