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新区于2002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地处绍兴北部平原,南靠越城,西接柯桥、东连袍江,位于三大片区的中心地带,其功能定位为绍兴中心城市的核心和生态绿心,现为绍兴市市级行政中心所在地。镜湖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新区管委会负责履行规划区内的开发建设和与开发建设紧密相关的管理职能。
镜湖新区是江南水乡的经典之地,境内河道密布,湖泊众多,向有“水乡泽国”的美誉,是绍虞平原上水网最为稠密的地域,现有水域面积16.8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22.1%,犭央犭茶湖为绍兴市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镜湖湿地为省内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地处镜湖新区的中心区域,总面积15.6平方公里,被誉为绍兴大城市的“生命之肾”和“天然氧吧”。镜湖人文积淀深厚,名胜古迹众多,以酒文化、桥文化、名人文化、山水文化、农耕文化、古镇文化等名闻遐迩。国家级文保单位避塘始建于明崇祯15年,全长3.5公里,是古代重要的交通水利设施,基本保持了清代原貌,被称为“水上奇观”;千年古镇东浦,是闻名于世的绍兴黄酒的发祥地,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和辛亥革命先烈徐锡麟的故乡。
建区十余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新区切实加大开发建设力度,特别是近几年来,城市重大功能性设施项目得到加速集聚,完成出让经营性土地3900多亩,约14平方公里区域的开发建设初具规模,一个现代城市的核心区块正在形成之中。
一是主干路网框架逐步形成。已先后建成区内主次干道路20余条62.8公里,通过纵向的解放大道、大越路、后墅路和越西北路等,横向的于越路、群贤中路、洋江西路、凤林西路、二环北路等的新建、改造或延伸,使得越城、袍江、柯桥三大片区通过镜湖新区,在空间上连接更加紧密。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扎实推进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加快 15.6平方公里保护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水环境综合整治、防护林及万亩绿地建设等工作,完成了梅东湿地林改造、梅山适南亭和梅园、十里荷塘等项目建设;群贤路绿化景观建设进展顺利;镜湖湿地儿童乐园、犭央犭茶湖入口公园、梅山西入口公园已进场施工;梅山及周边景观提升正在规划编制;青甸湖植物景观工程年底前完成前期准备。2011年五月份镜湖新区管委会由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省共有8家单位获得这一荣誉称号,也是我市唯一一家单位。
三是拆迁安置任务较好完成。完成了190万平方米房屋拆迁,涉及整体拆迁村庄15个,建成13个安置小区约136万平方米,灵北、蚌潭、湖东3个小区计19万平方米即将竣工;新动建4只拆迁安置小区计97万平方米。通过集中式解困房和公寓式解困房建设、宅基地整理安置、城中村改造安置余房安置等形式,已经解决了1500户左右村民的住房困难。
四是重点功能区块初具雏形。综合配套服务区的大滩区块已经基本建成;曲屯区块的数码城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商贸综合体土地已经落地;外滩区块包括企业总部和一批房产项目形象基本显现;5平方公里中心区块已经成为开发建设的攻坚重点,科技、文化和奥体“三中心”主体形象已经显现,融集聚区、13幢企业总部大楼、高端酒店、大型旅游综合体和城市综合体已经落户。环湖生态休闲区的城市湿地公园、渔猎公园、梅园已全面建成。高铁科教区的科教园和高铁站均已基本建成。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凤林路两侧的商务办公项目和五金机电城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