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的谈迁,他作了《国榷》。据说在《国榷》之前,他花过二十几年时间去创作同样的书,后来被人偷了,他整整哭了一夜,别人都以为他丧失斗志了,谁知,他明天起来继续创作,用了十年创作出了《国榷》。
谈迁(1593~1657),原名以训,字观若,明朝灭亡后改名迁,以寄托忘国之痛,海宁人。明清之际史学家。他自幼刻苦好学,是明代的诸生,但终生未曾做官。他家道清贫,靠充当幕友,办些文墨事务,代写应酬文章来维持生活。
谈迁性喜博综,致力于子史百家之言,谙于历代掌故,尤其注重于明朝的典故。因觉得明朝实录中有几朝实录内容失实,而诸家所撰有关明代的史书又多有浅陋讹误之处,于是立志编写出一部真实可信的明史。天启元年(1621)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史书,辨正是非,著《国榷》。天启六年完成初稿,以后陆续修订补充,“且六易稿,汇至百卷。”清顺治二年(1645年),他不忍国亡史泯,又访求邸报,续补崇祯、弘光两朝史事。两年后书稿被窃,50多岁的谈迁发愤重写。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顺治十年,携书稿北上, 在京两年走访降臣、皇室、宦官和公候门客,探访了许多历史遗迹,搜集 明朝遗闻,加以补充、订正。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
国榷乃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谈迁撰。谈迁专长於史,鉴於明代历朝实录经史官垅断,曲笔聚讼,多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伪陋肤冗,艰辛寻访各种资料,广徵博采,力求徵信。天启元年(1621)始编著,先后六易其稿,初稿六年完成。顺治四年(1647)全稿被窃,又发愤重写,以三十馀年编成《国榷》一书。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书中敢於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於后。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书中叙事有的过於简略,有的事件前后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另外,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
海宁曾孕育过一位私家修明史的人,他就是《国榷》的撰著者谈迁。
《国榷》500万言,104卷,卷首4卷,共108卷,记载了自元天历元年至明朝末年(1328年-1645年)重大的明王朝史事,史学家认为这是现存第一部最完整的编年体明史,是一部“可以信今而传后”的高质量著作,即便到今天,仍是治明史者的常备参考书,故史料价值很高。
谈迁是位穷秀才,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出生在海宁麻泾港西,病卒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原名以训,字观若,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别署江左遗民、亦左史氏。谈迁青年时代即手不释卷,刻苦好学,熟悉历代掌故,尤其关心明史。天启元年(1621年),其母亲亡故,谈迁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26年中,他忘饥废寝,广搜资料,六易其稿,完成《国榷》初稿。岂料两年后书稿被盗,他满怀悲痛,但并不因此而灰心,发愤重写。顺治十年(1653年),60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实地考察明朝遗址,旁搜遗文以及有关史实,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海宁曾孕育过一位私家修明史的人,他就是《国榷》的撰著者谈迁。
《国榷》500万言,104卷,卷首4卷,共108卷,记载了自元天历元年至明朝末年(1328年-1645年)重大的明王朝史事,史学家认为这是现存第一部最完整的编年体明史,是一部“可以信今而传后”的高质量著作,即便到今天,仍是治明史者的常备参考书,故史料价值很高。
谈迁是位穷秀才,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出生在海宁麻泾港西,病卒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原名以训,字观若,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别署江左遗民、亦左史氏。谈迁青年时代即手不释卷,刻苦好学,熟悉历代掌故,尤其关心明史。天启元年(1621年),其母亲亡故,谈迁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26年中,他忘饥废寝,广搜资料,六易其稿,完成《国榷》初稿。岂料两年后书稿被盗,他满怀悲痛,但并不因此而灰心,发愤重写。顺治十年(1653年),60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实地考察明朝遗址,旁搜遗文以及有关史实,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明朝的谈迁,其巨著《国榷》被盗,面对厄运,他历经数年,重新写就,
谈迁的《国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