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河段与黄河地上河的成因的不同

2025-02-24 04:14:1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长江中游荆江段是由于此段长江九曲十八弯,导致容易流出原有河道。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其次,陡坡开荒,地表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

进行截弯取直工程。搞好分洪工程。

黄河下游由于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水含有大量泥沙,到下游地势平坦,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解决的根本方法是对黄土高原的治理,减少流水侵蚀。

回答2:

荆江:

自然原因:夏季风影响降水充沛。荆江河段的河床比地面来的高,河道湾曲泥沙淤积,水流不畅形成“地上河”。南北支流由于同时进入汛期,干流水量加大。
人为原因:长江中上游植被的破坏,围湖造田使调洪能力降低。
治理措施开挖新河,增加排水量,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修建水库,增加调洪能力。
如果你是针对地理题目的话,这个就足够了

1.黄河地上河原因
黄河出黄土高原 ,流入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 、坡度变缓 、流速减慢 ,大量泥沙沉积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河床不断升高,河水只能靠筑堤 约束,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有决口的危险。
2.黄河的治理
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理泥沙。黄河泥沙90%来自中游,加强中游黄土高原 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具体措施有: 大修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 调节黄河径流;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